返回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
欢迎您!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行业新闻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服务  
放养密度、饲料质量对池塘养殖效益的影响
添加日期:2014-07-25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阅读次数:2334

团头鲂和草鱼是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食性均为草食性。在江苏等内陆水域的淡水池塘养殖中,团头鲂、草鱼、鲫鱼混养逐渐成为主要的养殖模式。淡水池塘混养模式下,鱼种养殖密度对不同鱼类的生长速度、养殖效益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鱼种养殖密度与饲料营养水平的关系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选择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的2个淡水混养池塘,使用同一饲料企业的、不同质量水平的饲料,在以团头鲂为主的混养模式下,究养殖密度对混养鱼类的生长速度、饲料选择和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养殖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选择江苏宝应县的2口临近淡水池塘,分别为1号池塘面积50亩、水深2.3m2号池塘面积30亩、水深2.5m,养殖饲养管理条件完全一致。增氧机的配置按照每10亩水面3KW叶轮增氧机。  

  2、养殖周期  

  池塘气候一致,水温一般在10-30℃,水质条件基本一致。鱼种放养时间为20133月低,到11月养殖结束,收获商品鱼。  

  3、饲料  

  饲料均为同一公司生产的硬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8-32%,粗脂肪含量为4-8%,水分低于12%,粒径范围1.5-3mm,随鱼体增长及时调整饲料质量水平和饲料投喂量。投喂量按照鱼体重的2-3%计算,并结合天气情况,适时调整。日投喂次数一般2-4/天。  

  其中,2号池塘因为养殖密度大,所以选择较1号池塘饲料营养水平和饲料价格较高的饲料,由于不同时期使用的饲料有差异,因此,统计2个池塘使用饲料的平均价格,1号池塘使用均价5.20/kg的饲料、2号池塘的饲料均价为5.83/kg2号池塘饲料均价较1号池塘高0.63/kg。  

  4、养殖管理  

  每日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鱼类的活动情况,检查吃食情况,及时捞出杂物、病鱼。公司有专门的市场服务人员,检查鱼的规格,及时调节水质并做好防病,并适时调整日投饲率,做好池塘日记与记录,完善生产措施。  

  二、结果  

  1、鱼种养殖模式与生长速度分析  

  1号和2号池塘的鱼种放养模式和养殖鱼类的生长情况见表1

 

1 养殖鱼类鱼种放养模式、密度与生长速度

 

  两口池塘鱼种均为草鱼、鲫鱼、团头鲂、鳙鱼和鲢鱼;鱼种大小只有2号池塘的草鱼较1号池塘草鱼个体大1倍,其他鱼种规格一致;2口池塘鱼种数量密度有差异,主要是2号池塘的团头鲂数量密度较1号池塘多550/亩,而1号池塘的草鱼较2号池塘多,其他鱼种差异不大,其结果是1号池塘的鱼种数量密度为1589/亩、2号池塘为2108/亩,2号池塘较1号池塘多519/亩,2号池塘鱼种数量密度高于1号池塘33%

  经过一个养殖周期、10个月左右的养殖,商品鱼的收获则有较大的差异,以单位面积的总增重量来表示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1号池塘为847.50kg/亩、2号池塘为1247.50 kg/亩,2号池塘的增重量为1号池塘的1.47倍,即单位面积的增重2号池塘较1号池塘高47%左右。鱼种的增重倍数1号池塘为10.212号池塘为11.80。结果表明,2号池塘在鱼种放养密度较1号池塘高519/亩、高33%的情况下,使用营养水平和价格更高的饲料,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反而还较1号池塘更高,可以使生长速度提高47%左右。因此,在相似的混养模式下,鱼种养殖密度增加、使用营养水平更高的饲料,可以取得更好的养殖鱼类生长速度。

  鱼种收获的平均体重结果显示,草鱼的平均规格差异较大,2号池塘投放的草鱼鱼种个体规格较1号池塘大1倍,但收获的个体规格反而较1号池塘草鱼小,这或许是2号池塘鱼种密度高的影响。鲫鱼收获个体规格差异不大;而团头鲂则是2号池塘平均规格小于1号池塘的结果。因此,在混养模式下,增加池塘鱼种养殖密度,可以显著提高池塘单产,但是,收获的商品鱼个体平均规格则小于低密度的池塘。

  值得注意的是,2号池塘收获的鳙鱼、鲢鱼的单位面积增重量高于1号池塘的结果,其中,2号、1号池塘的鳙鱼单位面积增重量分别为83.50kg/亩、49.00kg/亩,鲢鱼分别为97.00kg/亩、85.50kg/亩。这个结果显示,在高密度下,鲢鳙鱼的食物来源更丰富,包括其中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的数量高,以及养殖过程中溶失于水中的饲料物质多,所以,鲢鳙鱼的生长速度得到提高。

  2、养殖的经济效益、饲料效益分析  

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主要受到养殖鱼类的单位面积增重量(生长速度)、个体规格、养殖成本和渔产品的市场价格的综合影响。养殖的基本目标是经济效益,如何控制养殖成本最低化、养殖鱼类生长速度最大化、养殖渔产品价格最大化?这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增强池塘养殖盈利能力的主要方面。

 

2 养殖鱼类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1)养殖饲料成本  

  饲料价格与饲料质量水平是正相关的,从表2可以知道,2号池塘的饲料平均价格为5.83/kg1号池塘使用饲料的均价为5.20/kg。表明2号池塘选用的饲料的质量水平高于1号池塘的饲料,其饲料均价也高于1号池塘饲料的价格0.63/kg、高12%左右。

  养殖的饲料系数是评价饲料效率的重要指标,从表2可知,2号、1号池塘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731.70,差异不大。养殖摄食饲料的鱼类生长所消耗的饲料成本是评价饲料养殖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从表2可知,2号、1号池塘养殖摄食鱼类所消耗的饲料成本分别为10.04/kg8.84/kg2号池塘养殖饲料成本高于1号池塘1.20/kg,即2号池塘平均的养殖饲料成本为1号池塘的1.14倍、高14%。在表2中,2号、1号池塘所消耗的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中的比例分别为85.33%73.14%

  因此,从上述结果可以发现,2号池塘在高密度条件下,所选择的饲料质量水平、价格均较高(高14%);经过1个养殖周期后,养殖鱼类所消耗的饲料成本、饲料系数也增加。其结果是随着池塘混养鱼类养殖密度的增加,饲料营养水平增加、养殖渔产品所消耗的饲料成本增加,养殖单位渔产品所消耗的饲料成本增加了1.20/kg、增加14%

  (2)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依据前面的分析,在混养模式下,养殖鱼类密度增加,鱼种投入成本增加、养殖渔产品所消耗的饲料成本也增加。如果需要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就主要依赖于养殖产量的增加,只有在养殖产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增幅大于养殖成本增加的幅度之时,提高养殖密度才会获得更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前面分析结果显示,2号池塘在提高养殖密度之后,其养殖单位面积增产量提高了47%左右。因此,从表2结果看,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值量在1号、2号池塘的结果分别为9325.30/亩、13498.30/亩,2号池塘的结果为1号池塘的1.45倍、高于1号池塘4173/亩,即养殖渔产品产值增值量提高了45%

  最后,1号、2号池塘最后的养殖效益分别为1303.3/亩、1886.3/亩,2号池塘的利润为1号池塘的1.45倍,即2号池塘的养殖效益增加了45%

  三、总结

  2号池塘在提高养殖鱼种数量密度(增加519/亩、高33%)后,选择了营养水平、饲料价格较高的饲料(饲料平均价格增加0.63/kg、高14%),养殖的饲料成本增加(养殖单位渔产品的饲料成本增加1.20/kg、增加14%左右);单位面积的养殖增产量增加了47%,其中鲢鳙鱼在相近的放养密度下产量增加,摄食饲料鱼类的商品鱼平均规格减小;养殖渔产品单位面积经济价值增值量增加了45%左右。其最后结果是养殖密度增加后,其养殖经济效益增加了45%

  结果表明,在养殖经济效益方面,在淡水池塘,草鱼、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混养模式下,鱼种放养密度增加后,使用更高营养水平、更高价格的饲料,池塘养殖单位面积的养殖产量增产量增加,饲料养殖成本和鱼种成本增加,由于养殖增产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于了养殖成本增加的幅度,因此,所获得的养殖经济效益得到增加。

  在混养鱼类生长速度方面,当增加养殖密度后,养殖鱼类的单位面积的群体增产量显著增加,这是增加养殖密度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基础。但是,主要摄食鱼类的商品鱼个体规格减小,而鲢鳙鱼的养殖增产量增加。

上一条:蚕食家禽养殖利润的5大因素         下一条:炎炎夏日应注意给生猪降温防中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收藏此页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销售网络 客户留言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东京基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19412号  管理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