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添加收藏 联系我们
欢迎您!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行业新闻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服务  
入秋后对虾养殖户忌惮的病毒病蠢蠢欲动
添加日期:2014-08-22   来源:水产养殖网   阅读次数:2063
 

       持续两个多月的高温,“弧菌们”可是乐透了,却让“病毒们”憋了个够呛。立秋后,天气转凉,“病毒们”终于按耐不住,蠢蠢欲动,想要大展身手,消灭咱们的对虾大军。

  高温细菌病高发,低温病毒病高发,这是对虾养殖中无可辩解的事实,这也与国外做的一个研究——“水升温疗法提高对虾病毒病后的成活率”相符。夏季高温期,细菌繁殖旺盛,故细菌病高发,而高温病毒受抑制,所以夏天咱们很难看到白斑、红体等病毒病。

  立秋后,尽管酷夏高温的余威尚存,但也敌不过大自然的规律,夜晚降温,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时节来了。福建东山近日的气温就在26-33度,温差较大,早晚凉飕飕,午后热死牛。气温降低导致水温也逐步下降,这为病毒们带了了机会,就差一根导火索了。今天恰好就遇上病毒病一例:硬池养虾,池子大小18平米,数十口池中一口池的虾突然出现体色发红,大量游塘、死亡现象。

  症状:整个身体通透、微红,空肠空胃,肝胰脏无明显病变;头胸甲易剥离,头胸甲内侧有白斑(如下图)

 

凭经验认定为白斑病毒病,遂建议:

  1、泼洒大量漂白粉杀灭该池虾、病毒,然后再排塘,避免传染给其它池子;

  2、杀灭传染媒介—海蟑螂;

  3、其余池子的正常虾内服免疫调节剂,增强体质。

  为什么我认定该虾患的是病毒病呢?病毒病有什么特点呢?

  1、连续的高温,没有发现过这种症状,现在水温降低了,符合白斑病毒病流行特点,水温低于28度,容易发病,水温20-26度,白斑病毒病呈爆发性发展;

  2、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病毒病症状是全身性的,如对虾整个身体颜色微红,局部器官的症状不明显;

  3、头胸甲易剥离也是对虾患病毒病后的特点,当然对虾脱壳前头胸甲也易剥离,要注意区分,正常情况下的对虾,头胸甲是很难剥离下来的,剥离时总带着肉,无法分开;

  4、头胸甲有白斑,更有力的证明了我的判断,当然白斑只是一种症状,冬季温棚里面的虾,头胸甲上经常会看到白斑而对虾无任何异常;

  既然知道病毒病高发的季节来了,尤其是“白露”后,那我们该怎样预防呢?

  1、防传染

  自己的池塘虽养殖正常,但周围其它池塘发病,如果进水或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工具、小杂蟹、老鼠、水鸟传播等就可能被感染而发病。正常情况下,虾塘或虾体虽有病毒存在,但毒力不足或数量不足,不会造成疾病爆发,而从其它发病池塘传播出的病毒毒力经过不断感染后大大增强,感染力增加,即使健康的对虾被感染也会发病。所以发病期慎重进水,注意工具的使用,防小杂蟹、老鼠、水鸟尤为重要。  

  2、减少诱发因素

  有时,没被传染也患病,那么就是池塘原发的,很可能存在诱因。养殖水体、虾体本身就容易存在病毒,一根导火索就能将其引爆,也就是我们说的诱因。缺氧、暴雨、倒藻、池底质恶化均可诱发病毒病的暴发。如果种苗带病毒,随时可诱发,特别是在环境突变时,带病毒的虾会像不定时炸弹一样暴发而死亡。而“立秋”至“白露”期间,昼夜温差大,池塘易返底、缺氧,极易诱发病毒病,所以要勤改底、多增氧。

  3、增强体质

  发病季节,增强对虾自身体质也是预防病毒病的方法之一。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适当的补充氨基酸、多维等营养物质,内服抗病毒调节免疫的药物,能有效增强对虾体质。

  15个字总结一下,近期病毒病预防关键点就是:防传染,多增氧,勤改底,稳水质,重内服。

  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病,你准备好了吗,赶快行动预防吧。

上一条:赵继勋教授:2014年鸡重要疫病流行动态分析         下一条:蛋鸡低成本饲养妙招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收藏此页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销售网络 客户留言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广东京基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19412号  管理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